亚洲研究

亚洲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以目前对亚洲不同地区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在中国、日本、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和印度尼西亚举办研讨会和讲座。课程探索亚洲文化、地理、历史、社会和宗教。亚洲研究课程包括视觉和表演艺术。教师们都接受过当地语言的培训,并在亚洲地区有丰富的实地工作经验。他们的课程介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全球研究之间。

我们鼓励学生在大三的时候考虑去亚洲学习。国际项目办公室协助学生寻找合适的机会。最近,莎拉劳伦斯学院的学生参加了在中国、印度和日本的学习项目。

亚洲研究2021-2022课程

一年级课程:改革与革命:中国20世纪

开放,fys year | 10学分

1900年,中国是一个摇摇欲坠的帝国,由一个专制的、外国的、王朝的家族和一个根深蒂固的儒家官员组成的官僚机构统治。由于主权严重受损,领土受到列强的损害,中国通常被称为“亚洲病夫”。2000年,中国是一个现代民族国家,由一个威权政党和一个由技术官僚和行政官员组成的根深蒂固的官僚机构统治。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外汇储备不断膨胀,现代化城市令人眼花缭乱,军事规模庞大,技术先进,人们经常预测中国将成为下一个全球超级大国。然而,这两个截然不同的点之间的路径一点也不平坦。中国的20世纪是曲折的。政策制定者、精英和普通民众在改革和革命的两极之间摇摆不定——疯狂的激进主义与更冷静的政策交替出现——他们追求的变革希望能带来更好的社会和政体。本课程考察了这个艰难世纪的一些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其重大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变革。我们将学习历史分析的技巧,并应用于原始文献(翻译),一些小说和电影。一路上,我们将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物,包括中国的“国父”孙中山; colorful warlords; corrupt bureaucrats; fervent intellectuals; protesting youths; heroic communist martyrs; the towering and enigmatic chairman Mao; long-suffering peasants; and fanatical Red Guards. These men and women made and remade modern China. This class is history and, thus, is not primarily concerned with contemporary China; but by the end of the year, students will be well-equipped with an understanding of China’s recent past, knowledge that will help immeasurably in making sense of today’s China as it become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our globalized economy and society. In addition to regular seminar (discussion) sessions, this FYS includes an individual research (conference) project each semester; these will be guided through biweekly, research-specific, group meetings and individual conferences in the fall and biweekly one-on-one meetings in the spring.

教师

酷儿印度:文学、电影和法律

开放,研讨会-秋季| 5学分

什么是对文化和社会的酷儿视角?本课程旨在对印度和印度侨民的酷儿叙事和文化生产进行介绍性调查,作为思考这个问题的一种方式。文本将涵盖从20世纪初到现在的一段时间,并将涵盖各种类型,如投机的女权主义小说,政治和文化宣言,后殖民小说和当代电影。2018年,经过十多年的法律斗争,印度最高法院终于从印度刑法典中废除了第377条,这是殖民时代用于将同性恋和其他“非自然”性行为定为犯罪的法律。争取合法权利的斗争伴随着流行文化和文学中越来越多的酷儿代表。在过去10年里,酷儿在印度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所谓的“出来”,被看到和被听到的需求,被一些人批评为“西方化”的副产品,或者是受欧美LGBTQ运动启发的“外国归国”精英的影响。这也带来了了解印度酷儿群体多样性的需求,以及散居海外的群体。在移民问题上,我们将努力消除欧美移民的集中度,关注向非洲大陆移民的长期历史,以及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的契约劳工,将其作为可能实现南南团结的地点。认真考虑种族、种姓、阶级、国籍和性别等问题,我们将考虑对这些霸权结构的奇怪取向可能是什么,以及它可能揭示什么。通过思考性别和性的经验是如何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反复和体验的,这将帮助我们思考每一篇文本(及其上下文)的细节,同时也可以跟随其后的线索和联系。 By considering these questions, this course hopes to think through the contradictory realities of a moment in India during which major Bollywood studios are producing gay dramas and even rom-coms, while questions of sexuality, gender, class, caste, and religious identity are being violently weaponized by mobs with seeming impunity granted by a Hindu-nationalist state. Students will engage with a diverse set of cultural, political, and legal artifacts—such as the writings of “founding fathers” like Gandhi and BR Ambedkar—as well as legal briefs opposing the punitive Transgender Persons (Protection of Rights) Act, 2019, which further stigmatizes non-normative gender identities by requiring transgender people to register with the government. We will read fiction, old and new, such as不可侵犯的(1935),小事物之神(1997)和分开的生活(2016),以及观看电影从独立电影喜欢Chitrangada(2012)到宝莱坞浪漫喜剧Shubh Mangal Zyada Savdhan(2020)。

教师

日本平成时代(1989-2019):文化、社会和经验

开放,研讨会-秋季| 5学分

在本次研讨会上,我们将开始研究日本平成时代(1989-2019)。在30年的时间里,这段充满活力的日本当代历史带来了重大的社会变革、深刻的文化变革和多重共同的民族创伤。持续的人口变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极大地改变了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期望。毁灭性的天灾人祸深刻地塑造了集体和个人的良知。对宣泄、逃避、娱乐和反思的渴望使流行文化通过大量的媒介重新焕发活力:日本流行音乐、文学、puroresu动漫等等。社会约束的放松为自我表达、生计和人际关系提供了新的选择。在批评性对话中加入了代表性不足的声音。我们将研究构成平成时代的独特社会文化现象和历史事件,利用多样化和跨学科的主要来源-民族志,文学,新闻,分析和叙事-通过专辑和电影增强。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评价这个时代,我们将试图将这个时代从一个单一的实体解构为一系列相互联系但又截然不同的特征。我们将探讨平成时代的主要社会文化发展:日本的快速老龄化和人口减少、家庭结构、异化、性别规范和改革、农村人口减少、历史计算等等。我们将调查重大事件的后果,如奥姆真理教恐怖袭击;泡沫经济的崩溃;以及“311”东北地震、海啸和核泄漏。我们还将研究有影响力的平成定义个人和流行文化的典范,可能包括宇多田光、吉卜力工作室、霓虹创世纪福音战士、白虎和香水。 Our ultimate aim is to comprehend this immensely impactful period in recent Japanese history from a variety of perspectives through both academic analyses and the creative output of the period itself.

教师

亚洲帝国主义(1600-1953

开放,研讨会-秋季| 5学分

与全球大部分地区一样,东亚也受到了帝国主义势力在该地区的到来和存在的巨大影响。事实上,在中国和日本,民族主义都是建立在抵抗西方帝国主义侵犯的基础上的。这两个国家都称自己是贪婪西方的受害者。然而,爱国者和权威人士往往没有注意到,中国和日本都深受本国帝国主义的影响,尽管方式截然不同。依靠广泛的课程材料(历史学术、绘画、版画、照片、文献和相关一手资料),这门课程是对亚洲帝国主义轮廓的深入调查,涵盖了清朝(1644-1911)的殖民主义、19世纪咄咄侵略性的西方扩张和日本帝国(1895-1945)。我们会问:这些截然不同的帝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如果有的话),是什么使它们彼此区别开来?亚洲帝国是如何以及为什么建立的,它们是如何结束的,它们留下了什么遗产?我们将挖掘清王朝的多民族统治,探究它如何使中国的爱国主义叙事变得复杂。清政府对苗族的民族政策与西方的种族主义及其所熟悉的文明话语是否有所不同?清朝殖民主义对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影响是什么? The Qing campaigns to subjugate the Mongols in the northwest and the colonization of the untamed southwest both predated the arrival of the Westerners and the Opium War (1839-42). How does that impact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lash between China and the rapidly expanding West? We will trace earlier views on the classic confrontation between those two presumed entities before examining more recent revisionist formulations on the Western penetration of China. What were the processes of Western intrusion, and how did Western imperialism come to structure knowledge of China? And, finally, we will turn to the Japanese empire. What were its motivations, its main phases, and its contradictions? Should we understand it as similar to Western imperialism or as an alternative, something unique? What are the implications of both positions? To understand the Japanese empire in both its experiential and theoretical dimensions, we will range widely across Japan’s possessions in Taiwan, Korea, and Manchuria. The questions and topics in this seminar will complicate the master narratives that prevail in both East Asia and the West—not to delegitimize or subvert Asian sovereignties bu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deeply embedded narratives of imperialism within those sovereign claims, to see how those narratives (and their blind spots) continue to frame and support policies and attitudes today.

教师

美德与美好生活:中国古典哲学中的伦理学

开放,研讨会-秋季| 5学分

本课程的重点是仔细、详细地阅读少量儒家和道教经典的基础文本。我们的重点将是探讨这些文本如何符合“美德伦理”,强调道德品质和对有价值生活的追求。其他形式的伦理学也将受到一些关注,包括那些强调遵守责任和义务或道德行为的社会后果的伦理学。然而,我们的主要目标将是考察中国古典哲学家如何将个人美德和“良好品格”视为适当行为及其后果的先决条件和解释。在更具体的主题中,我们将探讨:美德的理想特征,道德价值观和对人性的不同理解之间的联系,美德的心理结构,导致美德培养的实践,家庭和友谊在发展道德价值观中的作用,以及什么构成了美好的生活。

教师

全球酷儿文学:反乌托邦与希望

开放,春季研讨会| 5学分

在这个研讨会上,我们将研究酷儿文本和电影,考虑他们对酷儿生活及其可能性的特殊表达。文本将涵盖大量的时间,从20世纪初到现在,并将涵盖各种类型,如投机的女权主义小说,第一民族叙事,后殖民小说,和当代宝莱坞电影。我们将在课程结束时,看看探索太空生活的科幻小说,有些人认为这是反乌托邦的未来,但对许多人来说,这已经成为现实。正如这条弧线所表明的,这门课程的一个潜在主题将是在淹没在文字和散漫垃圾中的同时,保持日常生活的创造力和活力。在全球范围内,酷儿生活已经生活在物质和话语有毒的环境中。通过在南非、印度、阿根廷、甚至是尚未被发现的星系等世界各地制作的文本和电影,我们将思考酷儿生活的创造给我们带来的教训。在这个研讨会的背景下,酷儿生活是指被边缘化和非规范的团体和人民创造社会和政治生活的各种方式。仔细考虑角色遇到的背景和可能性,我们将探索酷儿这个词是如何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以有趣的方式翻译和变异的。在关注文本的特殊性时,酷儿本身就是我们要考虑的一个术语。认真考虑种族、阶级、国籍和性别问题,我们将考虑对这些霸权结构的酷儿取向产生或揭示了什么,不仅在过去的文学文本中,而且作为一种想象充满希望的未来的方式。 As we encounter air and water that is more polluted, toxic even, than at any time in which homo sapiens have walked the Earth, the only response may seem to be pessimism. Rejecting pessimism, we will ask what queer futures and hope we can imagine at a moment of planetary crisis. Potential texts: Sultana的梦想, Rokeya Sakhawat Hussain (1905);Lihaaf, Ismat Chugtai (1942);饥饿之家, Dambudzo Marechera (1978);郊区的佛陀Hanif Kureishi (1990);耻辱, j·m·库切(1999);Bloodchild,奥克塔维亚·巴特勒(1994);动物的人,因德拉·辛哈(2007);Moxyland,劳伦·伯克斯(2008);至乐部,阿兰达蒂·罗伊(2017);快乐的在一起(电影,1997);玛格丽塔吸管(电影,2014);而且Pumzi(电影,2009)。

教师

1949年至今的中国大陆电影、文化与认同

开放,联合研讨会-春季| 5学分

本研讨会课程将探讨1949年至今中国大陆电影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本课程将聚焦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长篇故事片,提供涵盖毛主义高发时期(1949- 1976)的社会主义宣传电影、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第五代”(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生)的批判立场、邓后(2000年代)中国更注重娱乐的电影,以及主要在商业放映之外看到的当代艺术电影。这些种类丰富的电影将在至少四种主要模式中开启关于中国身份和文化的电影表现的问题:社会主义革命(1949- 1976),对中国过去和革命的批判性反思(1982-1989),人们可能称之为新自由主义娱乐(1990-现在),以及随着中国主流电影日益商业化而出现的更多地下艺术电影。除了对电影的详细分析(叙事结构、视听语言、与国内外其他电影的关系),本课程还将涉及中国社会的儒家遗产、共产主义革命的动荡和审查制度,以及后毛改革时代更加开放的市场和意识形态。指定的阅读材料也会有所不同。几部重要的电影将与它们的文本先行语配对(例如,鲁迅的新年祭将与胡桑的同名作品一起阅读,而李准的李双双传这部电影将在1962年上映)。适当的阅读材料将详细介绍重要的历史背景;例如,大跃进(1959-62)和文化大革命(1966-76)都是理解革命经验的关键事件,而文化大革命对改革时代的电影人的影响尤为重要。其他阅读将专门关注电影,范围从生产、发行和放映的物质/财务条件的广泛历史概述;个别影片的详细分析;从社会主义电影到后社会主义电影的转变,以及“中国性”的建构,作为西方注视的对象,先锋/独立的对当前全球化/商业化的中国电影的回应。本课程为开放式超级研讨会(最多30名学生),每周一次,为期两个半小时,以促进对配对材料的深入讨论;例如,两部电影或一部电影和重要的历史文本(主要的或次要的)。除了每周的上课时间外,还需要放映电影(每周一到两次)。

教师

民族志研究与写作

先进,Seminar-Year

爪哇人的皮影戏、贝都因人的爱情诗和美国的社区生活只是人类学家有效地研究和书写的文化现实中的一小部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任务,因为理解和描述关注点、活动和生活世界是非常困难的。尽管存在这些挑战,但民族志研究通常被认为是对特定社会世界形成细致入微和背景丰富理解的最佳方法之一。为了了解这种方法的方法、挑战和好处,本课程的学生将尝试民族志研究和写作。在秋季学期,每个学生都将被要求进行一项民族志研究项目,以调查特定社会世界的特征,如无家可归者之家、宗教节日或布鲁克林的社区。在春天,她或他将创作一篇完全实现的民族志写作,以生动、准确和全面的术语传达那个世界的特征和动态。在此过程中,在人类学著作的帮助下,我们将共同思考民族志项目的一些最重要的特征,例如采访他人,田野笔记的使用,理论和数据的交织,对话和作者的声音在民族志散文中的作用,以及在理解和描绘他人生活的任何尝试中所带来的民族和政治责任。

教师

黑人英格兰:从都铎王朝到双色王朝

大二及以上,春季研讨会

1596年,伊丽莎白·都铎(Elizabeth Tudor)写信给英国主要城市的市长们说,“最近有潜水员被带到这个领域,这种人已经在这里很多.......这种人应该被赶出这片土地。”关于英国的一个常见神话是,在牙买加人和南亚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移民到英国之前,它是一个单一的白人国家。另一个神话是英格兰没有奴隶。如上所述,自由的黑人在16世纪就已经在那里定居了;当时他们已经成为了这片土地上日益贫困的替罪羊。17世纪,非洲奴隶被带到英国,到19世纪,伦敦、布里斯托尔和利物浦等大港口都居住着西非人(自由的和不自由的);印度水手(来自好望角东部的穆斯林水手);还有来自上海和广州的海员,他们在伦敦码头创建了第一个欧洲唐人街。在这门课上,我们将研究从都铎时代到20世纪末英国的多种族性质。我们将讨论自由生活和不自由生活之间的时间变化,以及自由非洲人在废奴运动中的作用。 Articulations of race, gender, and sexuality will be central, particularly as they play out in family formations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We will wrestle with the absence of people of color in discourses about the English past and with contemporary constructions of racist stereotypes, such as the 19th-century trope of the Chinese opium den. Finally, we will engage with cultural explosions in music (reggae, ska, two-tone), film (年轻的灵魂叛逆者像贝克汉姆一样弯曲斯图尔特·霍尔计划),以及英联邦移民的第二代和第三代子女所创作的文学作品(法蒂玛·扎赫拉,艾扎兹·侯赛因,保罗·吉尔罗伊),尤其是他们与反种族主义运动相联系的作品。我们的实践课程材料将涉及多学科(人类学、历史、文学)和多媒体,特别关注视觉图像、音频、地图和档案文件。

教师

全球现代主义、国际主义与冷战:30年代、60年代、90年代

开放、Lecture-Year

本课程介绍了包括俄罗斯、墨西哥、伊朗、中国、日本、阿根廷、印度、尼日利亚、巴西、埃塞俄比亚、伊拉克、埃及和巴基斯坦,以及欧洲和北美在内的各种现当代艺术发展轨迹。这门课程通过“国际主义”的主题及其在20世纪过程中不断变化的地缘政治赌注,将这些轨迹联系在一起。该课程遵循现代国际主义在国际联盟、联合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不结盟运动等机构的创建;从外交国际主义转向由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主导的经济“发展主义”和“全球化”;以及由现代艺术博物馆、洛克菲勒基金会、威尼斯双年展和São保罗双年展,甚至斯大林主义国家和中国共产党推动的相关文化国际主义。讲座将探讨墨西哥壁画主义和洛克菲勒国际主义等主题;Négritude及其对非洲后殖民主义的影响;冷战期间臭名昭著的抽象表现主义“武器化”;关于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争论后殖民移民来到伦敦和巴黎,与此相关的是,“书法现代主义”从北非到东亚的发展; and finally the proliferation of post-medium and new media strategies around the world toward the end of the century. Taking a chronological journey through global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the course focuses on three key decades to examine how artists navigated the shifting pressures and opportunities of internationalism throughout the 20th century. We will ask: How did modern artists think about national identity and nationalism in the colonial and postcolonial periods? What were the stakes of abstraction versus realism in different Cold War contexts? Can modernism exist in a totalitarian state? How have “First World” ideologies informed how modernist history has been written in the past? How are global modernists expanding the canon today? And on whose terms? While the course will include canonical readings o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from the West, we will also read work by thinkers including Hannah Arendt and Rabindranath Tagore on nationalism; Mark Mazower and Vijay Prashad on the shifting politics of internationalism; Geeta Kapur and Ferreira Gullar on postcolonial avant-gardes; and primary documents, including UNESCO conference proceedings and artist manifestoes. The course lays a particular focus on recent work on global modernism by scholars that include Chika Okeke-Agulu, Iftikhar Dadi, Kellie Jones, Joan Kee, Ana María Reyes, and Reiko Tomii. These readings will illustrate current debates and shifts in the field, opening onto questions of art historical method and ways of looking, especially as they pertain to contested and formerly marginalized domains of art history. Writing assignments will focus on New York-area collections; the course will include a guided field trip to MoMA.

教师

家/国:20世纪亚洲艺术——经由纽约

开放、Seminar-Fall

本次研讨会介绍了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中国、台湾和韩国的现当代艺术。这门课程的名字来自印度艺术家Rummana Hussain的“家/国家”(1996),这是一个多媒体装置,反映了本世纪末印度不断上升的政治暴力,尤其是针对少数群体的暴力。1998年,侯赛因在纽约的Art In General完成了常驻演出,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90年代,他是众多来自亚洲的艺术家之一。本次研讨会通过追溯亚洲艺术在伦敦金融城的历史,详细阐述了这一全球转向;然而,我们的讨论和阅读也将花同样的时间在亚洲和纽约的现当代艺术史上,跨越各大洲,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倒置之处、联系和脱节之处。因此,我们将研究像Hussain这样的艺术家,他们可能只短暂地访问过纽约,以及那些一生中全部或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纽约市的艺术家。接受检查的艺术家包括水水敏、泰戈尔、赵仲祥、F. N. Souza、野口勇、Zainul Abedin、小野洋子、谢德庆、Zarina Hashmi和Shahzia Sikander。我们将考虑到亚洲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包括非殖民化、冷战和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探讨20世纪在亚洲和美国,艺术家如何应对“家”和“国家”之间的分裂。我们还将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美国亚裔少数民族的影响,民权运动和1965年移民与国籍法的相关通过,越南战争,以及最近的9/11事件的后果和正在进行的冠状病毒大流行。在艺术上,我们将研究现实主义和抽象,摄影和表演,新媒体和先锋策略的不同轨迹。 Students will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visit New York-based museums, galleries, and archival collections, including the Asia Art Archive, as part of in-class and individual assignments. Seminar discussion and final papers will focus on primary documents: institutional correspondences and historical newspaper and magazine reviews, artist writings and interviews, and archival photographs, among other documentary forms. These records will be used to build on existing histories of Asian art in/via New York and, if possible, to rediscover new or forgotten ones.

教师

不结盟的抽象

开放、Seminar-Spring

本次研讨会考察了伊朗、孟加拉国、日本、韩国、巴西、尼日利亚、伊拉克、印度和委内瑞拉等国家的抽象绘画和雕塑,这些国家通常被归类为冷战时期的“第三世界”或不结盟地缘政治集团的一部分。在新的和扩展的全球现代主义历史中,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的抽象主义的扩散被与艺术家们追随西方现代主义先例的愿望联系在一起,并忽略了导致后殖民艺术家接受、适应或拒绝抽象形式可能性的国家和政治纠缠。本研讨会聚焦于这些纠结,并提出以下问题:例如,在后殖民背景下的左派和共产主义艺术家为什么经常选择抽象主义而不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家如何利用抽象来支持或抵制后殖民“国家建设”项目;艺术家如何利用本土资源,包括伊斯兰书法和古代民间艺术,来开发新的抽象方法;以及抽象如何最终被民族主义和冷战政治力量所吸收,并变成艺术家们需要超越的另一种传统。本课程强调仔细观察和阅读西方经典内外的论文、宣言和抽象理论。学生将掌握关键术语,包括具象主义、网格、媒介专一性、极简主义、平面和制造,并将考虑从“第二世界”地缘政治背景(如古巴、中国和俄罗斯)中出现的关于抽象和现实主义的辩论,以及西方“不结盟”艺术实践,包括黑人、移民和少数民族艺术家。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这门课将包括参观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和惠特尼博物馆等画廊。

教师

1949年至今的中国大陆电影、文化与认同

开放式,联合研讨会-春季

本研讨会课程将探讨1949年至今中国大陆电影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本课程将聚焦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长篇故事片,提供涵盖毛主义高发时期(1949- 1976)的社会主义宣传电影、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第五代”(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生)的批判立场、邓后(2000年代)中国更注重娱乐的电影,以及主要在商业放映之外看到的当代艺术电影。这些种类丰富的电影将在至少四种主要模式中开启关于中国身份和文化的电影表现的问题:社会主义革命(1949- 1976),对中国过去和革命的批判性反思(1982-1989),人们可能称之为新自由主义娱乐(1990-现在),以及随着中国主流电影日益商业化而出现的更多地下艺术电影。除了对电影的详细分析(叙事结构、视听语言、与国内外其他电影的关系),本课程还将涉及中国社会的儒家遗产、共产主义革命的动荡和审查制度,以及后毛改革时代更加开放的市场和意识形态。指定的阅读材料也会有所不同。几部重要的电影将与它们的文本先行语配对(例如,鲁迅的新年祭将与胡桑的同名作品一起阅读,而李准的李双双传这部电影将在1962年上映)。适当的阅读材料将详细介绍重要的历史背景;例如,大跃进(1959-62)和文化大革命(1966-76)都是理解革命经验的关键事件,而文化大革命对改革时代的电影人的影响尤为重要。其他阅读将专门关注电影,范围从生产、发行和放映的物质/财务条件的广泛历史概述;个别影片的详细分析;从社会主义电影到后社会主义电影的转变,以及“中国性”的建构,作为西方注视的对象,先锋/独立的对当前全球化/商业化的中国电影的回应。本课程为开放式超级研讨会(最多30名学生),每周一次,为期两个半小时,以促进对配对材料的深入讨论;例如,两部电影或一部电影和重要的历史文本(主要的或次要的)。除了每周的上课时间外,还需要放映电影(每周一到两次)。

教师

太极拳与气功(基础)

Component-Fall

学生将被介绍到中国传统的太极拳和气功。这些练习包括缓慢、刻意的动作,专注于呼吸、冥想练习和姿势,以恢复和平衡能量——气或气。姿势流动在一起,创造出连续运动的优美舞蹈。太极拳和气功有时被称为软武术或内在武术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终身全面修身的基础练习。本课程面向舞蹈、戏剧和其他任何对发现身体和运动练习的替代方法感到好奇和感兴趣的学生。

教师

武踏穿过LEIMAY训练场

Component-Spring

本课程是通过LEIMAY的Ludus实践来介绍舞踏,这是LEIMAY艺术总监Ximena Garnica今天教授的具体研究。舞踏是一种日本表演艺术形式,由日方达美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创造。本课程将从Hijikata的butoh-fu开始介绍,这是一种通过文字将图像物化的舞蹈方法。然后,该课程将扩展到LEIMAY的Ludus实践,使用多种物理探索来体现图像和扩大意识状态,实现多个感知领域,同时挑战以身体、空间和时间为中心的概念。每位舞者的身体潜力将被培养,以发展一种独特的动作语言,这种语言根植于舞踏的转化思想。同时,我们将专注于通过识别身体自身重量与重力的关系,以及内部节奏和流动性的培养,来调节传导身体。我们将一起去中心化以自我为中心的运动方法,探索“被跳舞”而不是“我跳舞”,“成为空间身体”而不是占据空间的可能性。我们将挑战我们身体的物质性,通过倾听非人类的节奏和纹理来活跃我们的感官。我们将以“不可能”为火花,丰富我们创造和居住世界的方式。本课程是基于西梅娜近二十年来对舞踏的研究所形成的原则。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 will be offered throughout the course.

教师

1949年至今的中国大陆电影、文化与认同

开放式,联合研讨会-春季

本研讨会课程将探讨1949年至今中国大陆电影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本课程将聚焦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长篇故事片,提供涵盖毛主义高发时期(1949- 1976)的社会主义宣传电影、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第五代”(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生)的批判立场、邓后(2000年代)中国更注重娱乐的电影,以及主要在商业放映之外看到的当代艺术电影。这些种类丰富的电影将在至少四种主要模式中开启关于中国身份和文化的电影表现的问题:社会主义革命(1949- 1976),对中国过去和革命的批判性反思(1982-1989),人们可能称之为新自由主义娱乐(1990-现在),以及随着中国主流电影日益商业化而出现的更多地下艺术电影。除了对电影的详细分析(叙事结构、视听语言、与国内外其他电影的关系),本课程还将涉及中国社会的儒家遗产、共产主义革命的动荡和审查制度,以及后毛改革时代更加开放的市场和意识形态。指定的阅读材料也会有所不同。几部重要的电影将与它们的文本先行语配对(例如,鲁迅的新年祭将与胡桑的同名作品一起阅读,而李准的李双双传这部电影将在1962年上映)。适当的阅读材料将详细介绍重要的历史背景;例如,大跃进(1959-62)和文化大革命(1966-76)都是理解革命经验的关键事件,而文化大革命对改革时代的电影人的影响尤为重要。其他阅读将专门关注电影,范围从生产、发行和放映的物质/财务条件的广泛历史概述;个别影片的详细分析;从社会主义电影到后社会主义电影的转变,以及“中国性”的建构,作为西方注视的对象,先锋/独立的对当前全球化/商业化的中国电影的回应。本课程为开放式超级研讨会(最多30名学生),每周一次,为期两个半小时,以促进对配对材料的深入讨论;例如,两部电影或一部电影和重要的历史文本(主要的或次要的)。除了每周的上课时间外,还需要放映电影(每周一到两次)。

教师

粮食、农业、环境与发展

开放、Lecture-Year

我们吃的食物来自哪里?为什么有些人有足够的食物吃,而另一些人没有?世界上是否有太多的人无法养活?谁控制着世界的食物?全球食品价格会继续近期的快速上涨吗?如果是这样,会有什么后果?我们的粮食生产系统对环境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的答案因地点或提问者的不同而有何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有什么变化?本课程将探讨下列基本问题: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特别着重于农业和粮食的生产和消费。 The questions above often hinge on the contentious debate concerning population,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Thus, we will begin by critically assessing the fundamental ideological positions and philosophical paradigms of “modernization,” as well as the critical counterpoints that lie at the heart of this debate. Within this context of competing sets of philosophical assumptions concerning the population-resource debate, we will investigate the concept of “poverty” and the making of the “Third World”; access to food, hunger, grain production and food aid,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the Green and Gene revolutions), biofuels, the role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TNCs),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migration, globalization and global commodity chains, and the different strategies adopted by nation states to “develop” natural resources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rough a historical investigation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the biogeography of plant domestication and dispersal, we will look at the creation of indigenous, subsistence, peasant, plantation, collective, and commercial forms of agriculture. We will analyze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and ecology that help shape, but rarely determine, the organization of resource use and agriculture. Rather, through the dialectical rise of various political-economic systems—such as feudalism, slavery, mercantilism, colonialism, capitalism, and socialism—we will study how humans have transformed the world’s environments. We will follow with studies of specific issues: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food production; commercial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the decline of the family farm; food and public health, culture, and family; land grabbing and food security; the role of markets and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in transforming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s stemming from modern agriculture, dams, deforestation, grassland destruction, desertification, biodiversity loss, and the interrelationship with climate change. Case studies of particular regions and issues will be drawn from Africa, Latin America, Asia,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final part of the course examines 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global economy and its relation to emergent international laws and institutions regulating trade, the environment, agriculture, resource extraction treaties, the changing role of the state, and competing conceptualizations of territoriality and control. We will end with discussions of emergent local, regional, and transnational coalitions for food self-reliance and food sovereignty, alternative and 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community-based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grassroots movements for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justice. Films, multimedia materials, and distinguished guest lectures will be interspersed throughout the course. One farm/factory field trip is possible in each semester if funding permits. The lecture participants may also take a leading role in a campus-wide event on “food and hunger,” tentatively planned for the spring. Please mark your calendars when the dates are announced, as attendance for all of the above is required. Attendance and participation are also required at special guest lectures and film viewings in the Social Science Colloquium Series, which are held approximately once per month. The Web Boar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urse. Regular postings of short essays will be made there, as well as followup commentaries with your colleagues. There will be in-class essays, a midterm quiz, and a final exam each semester. Group conferences will focus on in-depth analysis of certain course topics and will include debates and small-group discussions. You will prepare a poster project each semester on a topic of your choice that is related to the course and which will be presented at the end of each semester in group conference, as well as a potential public session.

教师

《发展研究导论:发展的政治生态》

大二及以上,秋季研讨会

在本次研讨会上,我们将首先探讨理解“发展”和“第三世界”的相互竞争的范式和方法。我们将首先回答以下问题:500年前的世界是什么样子?这部分课程的目的是让我们熟悉并分析以“第三世界”为内在组成部分的世界政治经济的历史起源和演变。因此,我们将研究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过渡,商业和金融资本的崛起,以及欧洲列强对世界的殖民。我们将分析殖民“发展”的案例研究,以理解这一术语的演变意义。这些个案研究将帮助我们评估在随后断断续续和不平衡的非殖民化进程中出现的新国家所明显产生的殖民主义的各种遗产。本课程的下一部分将探讨联合国及其一些相关机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政治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社会经济不平等持续加剧,以及全球政治暴力频繁爆发。通过研究自1945年以来出现和发展的发展机构,我们将试图解开不同时代的发展悖论。我们将通过对人口、资源利用、贫困、食物获取、环境、农业生产力、城市化、工业化以及第三世界民族国家采用的不同发展战略的主题探索,解构发展的衡量标准。然后,我们将研究全球化及其与新兴国际机构及其政策的关系; for example, the IMF, World Bank, AIIB, and WTO. We will then turn to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debates and controversies that increasingly find space in the headlines: widespread land grabbing by sovereign wealth funds, China, and hedge funds; the “global food crisis”; and the perils of climate change, as well as the potential of ”a new green deal.” Throughout the course, our investigations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the role of the state, and civil society will provide the backdrop for the final focus of the class: the emergence of regional coalitions for self-reliance,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justi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ur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in practice will draw upon case studies from Africa, Asia,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Conference work will be closely integrated with the themes of the course, with a two-stage, substantive research project. Project presentations will incorporate a range of formats, from traditional papers to multimedia visual productions. Where possible and feasible, you will be encouraged to do primary research over fall study days. Some experience in the social sciences is desired but not required.

教师

一年级课程:改革与革命:中国20世纪

开放、FYS-Year

1900年,中国是一个摇摇欲坠的帝国,由一个专制的、外国的、王朝的家族和一个根深蒂固的儒家官员组成的官僚机构统治。由于主权严重受损,领土受到列强的损害,中国通常被称为“亚洲病夫”。2000年,中国是一个现代民族国家,由一个威权政党和一个由技术官僚和行政官员组成的根深蒂固的官僚机构统治。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外汇储备不断膨胀,现代化城市令人眼花缭乱,军事规模庞大,技术先进,人们经常预测中国将成为下一个全球超级大国。然而,这两个截然不同的点之间的路径一点也不平坦。中国的20世纪是曲折的。政策制定者、精英和普通民众在改革和革命的两极之间摇摆不定——疯狂的激进主义与更冷静的政策交替出现——他们追求的变革希望能带来更好的社会和政体。本课程考察了这个艰难世纪的一些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其重大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变革。我们将学习历史分析的技巧,并应用于原始文献(翻译),一些小说和电影。一路上,我们将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物,包括中国的“国父”孙中山; colorful warlords; corrupt bureaucrats; fervent intellectuals; protesting youths; heroic communist martyrs; the towering and enigmatic chairman Mao; long-suffering peasants; and fanatical Red Guards. These men and women made and remade modern China. This class is history and, thus, is not primarily concerned with contemporary China; but by the end of the year, students will be well-equipped with an understanding of China’s recent past, knowledge that will help immeasurably in making sense of today’s China as it become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our globalized economy and society. In addition to regular seminar (discussion) sessions, this FYS includes an individual research (conference) project each semester; these will be guided through biweekly, research-specific, group meetings and individual conferences in the fall and biweekly one-on-one meetings in the spring.

教师

民族主义

开放,大型研讨会-秋季

本课程对民族主义现象进行了广泛的历史和理论探讨,民族主义是现代社会最持久的意识形态结构之一。事实上,将全球组织成一个由有边界的领土民族国家组成的世界——每个国家都包含一个独特的社会身份——是当代地缘政治的一个理所当然的特征,以至于人们很容易忘记,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民族是不存在的,民族主义只可以追溯到18世纪左右。然而,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许多关于民族主义即将消亡的预言——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曾著名地讽刺说,民族主义是一种“婴儿病”,人类最终会摆脱它——但民族主义在美国和其他地方可能仍然是一股强大的意识形态力量。本课程将探讨一系列关于世界历史上国家和民族主义出现的基本问题:什么是国家,国家认同在不同背景下是如何培养、定义和辩论的?为什么民族主义会出现?民族主义对谁有利,不同的社会群体如何争夺对国家认同和意识形态的控制权?民族主义如何以及为什么在19世纪末开始的反殖民政治运动中成为如此重要的特征?民族主义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消极的力量——暴力的和排他性的——还是在不同的和遥远的人群中建立有凝聚力的社会纽带所必需的?本课程将从西欧国家和民族主义的出现开始,但随后将继续探讨其演变,并随后传播到全球各地,探索沿途的一些案例研究。本课程最后将简要介绍当今民族主义政治的现状,特别强调英国脱欧和美国的白人民族主义。

教师

亚洲帝国主义(1600-1953

开放、Seminar-Fall

与全球大部分地区一样,东亚也受到了帝国主义势力在该地区的到来和存在的巨大影响。事实上,在中国和日本,民族主义都是建立在抵抗西方帝国主义侵犯的基础上的。这两个国家都称自己是贪婪西方的受害者。然而,爱国者和权威人士往往没有注意到,中国和日本都深受本国帝国主义的影响,尽管方式截然不同。依靠广泛的课程材料(历史学术、绘画、版画、照片、文献和相关一手资料),这门课程是对亚洲帝国主义轮廓的深入调查,涵盖了清朝(1644-1911)的殖民主义、19世纪咄咄侵略性的西方扩张和日本帝国(1895-1945)。我们会问:这些截然不同的帝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如果有的话),是什么使它们彼此区别开来?亚洲帝国是如何以及为什么建立的,它们是如何结束的,它们留下了什么遗产?我们将挖掘清王朝的多民族统治,探究它如何使中国的爱国主义叙事变得复杂。清朝对苗族的民族政策与西方的种族主义及其熟悉的教化话语是否有所不同?清朝殖民主义对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影响是什么? The Qing campaigns to subjugate the Mongols in the northwest and the colonization of the untamed southwest both predated the arrival of the Westerners and the Opium War (1839-42). How does that impact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lash between China and the rapidly expanding West? We will trace earlier views on the classic confrontation between these two presumed entities before examining more recent revisionist formulations on the Western penetration of China. What were the processes of Western intrusion, and how did Western imperialism come to structure knowledge of China? And, finally, we will turn to the Japanese Empire. What were its motivations, its main phases, and its contradictions? Should we understand it as similar to Western imperialism or as an alternative, something unique? What are the implications of both positions? To understand the Japanese Empire in both its experiential and theoretical dimensions, we will range widely across Japan’s possessions in Taiwan, Korea, and Manchuria. The questions and topics in this seminar will complicate the master narratives that prevail in both East Asia and the West—not to delegitimize or subvert Asian sovereignties bu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deeply embedded narratives of imperialism within those sovereign claims, to see how those narratives (and their blind spots) continue to frame and support policies and attitudes today.

教师

1949年至今的中国大陆电影、文化与认同

开放式,联合研讨会-春季

本研讨会课程将探讨1949年至今中国大陆电影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本课程将聚焦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长篇故事片,提供涵盖毛主义高发时期(1949- 1976)的社会主义宣传电影、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第五代”(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生)的批判立场、邓后(2000年代)中国更注重娱乐的电影,以及主要在商业放映之外看到的当代艺术电影。这些种类丰富的电影将在至少四种主要模式中开启关于中国身份和文化的电影表现的问题:社会主义革命(1949- 1976),对中国过去和革命的批判性反思(1982-1989),人们可能称之为新自由主义娱乐(1990-现在),以及随着中国主流电影日益商业化而出现的更多地下艺术电影。除了对电影的详细分析(叙事结构、视听语言、与国内外其他电影的关系),本课程还将涉及中国社会的儒家遗产、共产主义革命的动荡和审查制度,以及后毛改革时代更加开放的市场和意识形态。指定的阅读材料也会有所不同。几部重要的电影将与它们的文本先行语配对(例如,鲁迅的新年祭将与胡桑的同名作品一起阅读,而李准的李双双传这部电影将在1962年上映)。适当的阅读材料将详细介绍重要的历史背景;例如,大跃进(1959-62)和文化大革命(1966-76)都是理解革命经验的关键事件,而文化大革命对改革时代的电影人的影响尤为重要。其他阅读将专门关注电影,范围从生产、发行和放映的物质/财务条件的广泛历史概述;个别影片的详细分析;从社会主义电影到后社会主义电影的转变,以及“中国性”的建构,作为西方注视的对象,先锋/独立的对当前全球化/商业化的中国电影的回应。本课程为开放式超级研讨会(最多30名学生),每周一次,为期两个半小时,以促进对配对材料的深入讨论;例如,两部电影或一部电影和重要的历史文本(主要的或次要的)。除了每周的上课时间外,还需要放映电影(每周一到两次)。

教师

非殖民化和帝国的终结

开放,大型研讨会-春天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和1945年联合国成立后建立的国际新秩序,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全球非殖民化浪潮,这一浪潮将持续大约30年。当国际社会的许多领导人将“帝国时代”扔进历史的垃圾箱时,世界目睹了欧洲海外帝国格局的迅速相继瓦解,随之而来的是亚洲、非洲、中东和加勒比地区无数新的民族国家的形成。本次研讨会将对二战后非殖民化的全球现象进行深入的历史探讨。本课程将采用比较和跨国的视角,通过广泛的二手和一手资料,探索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和葡萄牙帝国领地非殖民化的复杂历史进程。将特别关注以下问题:为什么欧洲帝国主义会在这样做的时候结束,以及反殖民民族主义的政治在不同帝国之间是如何变化的?民族主义运动和地方精英是如何谈判结束帝国统治的,他们在试图建立后殖民社会时又面临着哪些挑战?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建立非殖民化的世界新秩序方面发挥了什么作用?冷战是如何影响非殖民化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法的新生框架内,特别是在后殖民国家公民和移民的法律地位方面,非殖民化是如何运作的?最后,非殖民化在多大程度上导致了真正“非殖民化”的世界秩序? Or, to what extent have older imperial discourses, ideologies, and cultural prejudices persisted into the era of postcolonial independence and self-determination? Conference work for this seminar will take the form of small-group work: Each group will undertake research relating to the experience of decolonization in a different European imperial context (British, French, Italian, Dutch, or Portuguese).

教师

日本开始

开放、Seminar-Year

入门日语是对日本语言和文化的介绍,专为几乎没有学习日语经验的学生设计。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四项基本技能:听、说、读、写。平假名片假名,以及一些基本的汉字),强调语法的准确性和社交语言的适当使用。除了与教师导师一起上课外,还有每周一对一的日语助理辅导。

教师

高级初级日语

中间,Seminar-Year

本课程适用于已完成初级日语或同等水平课程的学生。学生将继续发展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的基本技能,同时扩大词汇量和语法知识。在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该能够有效地处理简单的交际任务和情景,理解简单的日常对话,写简短的文章,阅读简单的文章,并讨论其内容。除了与教师导师一起上课外,每周还有一对一的日语助理辅导。

教师

意大利与日本女作家对话

打开,小讲座-弹簧

本课程将研究20世纪和21世纪意大利和日本女作家的文学作品。我们将探讨她们的作品如何处理与家庭、婚姻和女性角色变化相关的社会问题,以及女性写作在意大利和日本文学经典中的地位。我们的阅读作品包括西比拉·埃雷拉莫,格拉齐亚·德莱达,保拉·马西诺,阿达·内格里,罗莎Rosà,安娜·班蒂,安娜·玛丽亚·奥蒂斯,艾尔莎·莫兰特,娜塔莉亚·金兹堡,达西亚·玛莱尼,意大利文学埃琳娜·费兰特;日本文学的Higuchi Ichiyo, Ota Yoko, Hayashi Fumiko, Enchi Fumiko, Ariyoshi Sawako, Oba Minako, Yoshimoto Banana,对马优子,小川阳子,田田阳子和小田广子。主要资料来源包括小说(小说、短篇故事和虚构日记)、自传、日记和戏剧,并辅以关于女性文学和历史的二手文本。除了讲座之外,学生还将参加每周的小组会议,并将为中级/高级语言学生(分别用意大利语和日语)举办小组会议,以专注于提高语言能力(例如,通过阅读母语文学作品,撰写书面文章,以及讨论意大利语或日语作品)。本课程不要求有意大利语或日语语言、文学或历史背景。

教师

酷儿印度:文学、电影和法律

开放、Seminar-Fall

什么是对文化和社会的酷儿视角?本课程旨在对印度和印度侨民的酷儿叙事和文化生产进行介绍性调查,作为思考这个问题的一种方式。文本将涵盖从20世纪初到现在的一段时间,并将涵盖各种类型,如投机的女权主义小说,政治和文化宣言,后殖民小说和当代电影。2018年,经过十多年的法律斗争,印度最高法院终于从印度刑法典中废除了第377条,这是殖民时代用于将同性恋和其他“非自然”性行为定为犯罪的法律。争取合法权利的斗争伴随着流行文化和文学中越来越多的酷儿代表。在过去10年里,酷儿在印度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所谓的“出来”,被看到和被听到的需求,被一些人批评为“西方化”的副产品,或者是受欧美LGBTQ运动启发的“外国归国”精英的影响。这也带来了了解印度酷儿群体多样性的需求,以及散居海外的群体。在移民问题上,我们将努力消除欧美移民的集中度,关注向非洲大陆移民的长期历史,以及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的契约劳工,将其作为可能实现南南团结的地点。认真考虑种族、种姓、阶级、国籍和性别等问题,我们将考虑这些霸权结构的奇怪取向可能是什么,以及它可能揭示出什么。通过思考性别和性的经验是如何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反复和体验的,这将帮助我们思考每一篇文本(及其上下文)的细节,同时也可以跟随其后的线索和联系。 By considering these questions, this course hopes to think through the contradictory realities of a moment in India during which major Bollywood studios are producing gay dramas and even rom-coms, while questions of sexuality, gender, class, caste, and religious identity are being violently weaponized by mobs with seeming impunity granted by a Hindu-nationalist state. Students will engage with a diverse set of cultural, political, and legal artifacts, such as the writings of “founding fathers” like Gandhi and BR Ambedkar—as well as legal briefs opposing the punitive Transgender Persons (Protection of Rights) Act, 2019, which further stigmatizes non-normative gender identities by requiring transgender people to register with the government. We will read fiction, old and new, such as不可侵犯的(1935),小事物之神(1997)生活分开(2016),以及观看电影从独立电影喜欢Chitrangada(2012)到宝莱坞浪漫喜剧Shubh Mangal Zyada Savdhan(2020)。

教师

全球酷儿文学:反乌托邦与希望

开放、Seminar-Spring

在这个研讨会上,我们将研究酷儿文本和电影,考虑他们对酷儿生活及其可能性的特殊表达。文本将涵盖大量的时间,从20世纪初到现在,并将涵盖各种类型,如投机的女权主义小说,第一民族叙事,后殖民小说,和当代宝莱坞电影。我们将在课程结束时,看看探索太空生活的科幻小说,有些人认为这是反乌托邦的未来,但对许多人来说,这已经成为现实。正如这条弧线所表明的,这门课程的一个潜在主题将是在淹没在文字和散漫垃圾中的同时,保持日常生活的创造力和活力。在全球范围内,酷儿生活已经生活在物质和话语有毒的环境中。通过在南非、印度、阿根廷、甚至是尚未被发现的星系等世界各地制作的文本和电影,我们将思考酷儿生活的创造给我们带来的教训。在这个研讨会的背景下,酷儿生活是指被边缘化和非规范的团体和人民创造社会和政治生活的各种方式。仔细考虑角色遇到的背景和可能性,我们将探索酷儿这个词是如何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以有趣的方式翻译和变异的。在关注文本的特殊性时,酷儿本身就是我们要考虑的一个术语。认真考虑种族、阶级、国籍和性别问题,我们将考虑对这些霸权结构的酷儿取向产生或揭示了什么,不仅在过去的文学文本中,而且作为一种想象充满希望的未来的方式。 As we encounter air and water that is more polluted, toxic even, than at any time in which homo sapiens have walked the Earth, the only response may seem to be pessimism. Rejecting pessimism, we will ask what queer futures and hope we can imagine at a moment of planetary crisis. Potential texts:Sultana的梦想, Rokeya Sakhawat Hussain (1905);Lihaaf, Ismat Chugtai (1942);饥饿之家, Dambudzo Marechera (1978);郊区的佛陀Hanif Kureishi (1990);耻辱, j·m·库切(1999);Bloodchild,奥克塔维亚·巴特勒(1994);动物的人,因德拉·辛哈(2007);Moxyland,劳伦·伯克斯(2008);至乐部,阿兰达蒂·罗伊(2017);快乐的在一起(电影,1997);玛格丽塔吸管(电影,2014);而且Pumzi(电影,2009)。

教师

日本宗教与文化

开放、Seminar-Fall

这一历史调查的宗教信仰,实践,和制度在日本,从古代到现在,涵盖了所有主要的宗教传统和运动——神道教,佛教,修根道,儒教,和所谓的新宗教——以及各种宗教和文化的元素(如,能剧,武士道),不容易归入任何前面的标签。阅读资料包括许多原始资料(英文翻译的日语文本),并尽可能使用视听材料,以提供日本传统宗教艺术、建筑和仪式表演的更全面的画面。有日语学习或经验(语言、文学、历史等)为佳,但非必需。

教师

佛教冥想

先进,Seminar-Fall

纵观历史,佛教传统的大多数分支都接受这样一种观点,即对“自我”和构成世界的“事物”的错误理解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在轮回(轮回)中经历的所有痛苦的根源。在更世俗的层面上,佛教徒普遍认为,调节“心”是实现个人满足、社会和谐与正义的关键。“心”是习惯性反应、癖好和信仰的深层联系,过滤我们的感知并指导我们的行动。因此,无论目标是最终的救赎、今生的幸福,还是仅仅是获得物质利益,佛教徒经常规定一些持续的精神训练计划——某种“冥想”练习——作为朝着目标努力的最佳手段。但“佛教冥想”只是一个宽泛的术语,涵盖了广泛的不同实践——例如,平静心灵和进入恍惚状态的技巧;对终极实在进行系统哲学分析的程序;旨在抑制消极情绪(如愤怒)和培养积极情绪(如慈爱)的心理练习;培养“正念”,即一个人努力对自己的身心状态保持一种持续的、超然的意识,而不试图改变它们;回忆和忏悔过去所做坏事的心理练习;神的形象:与虔诚的祈祷一起进行的神的形象;归于禅宗大师的“察言”,又称公案修行; and so on. In this course, we examine a selection of texts deriving from the Indian, Southeast Asian, East Asian, and Tibetan Buddhist traditions that treat these different types of meditation. Readings are in English translation.

教师

公共与私人:家庭生活的社会建构

开放、Seminar-Year

我们许多人想当然地认为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是两分法。前者通常被理解为抽象、遥远,是权力的关键场所;后者是温暖、亲密和情感寄托的场所。在本次研讨会上,我们将批判性地研究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这种理想化的区别背后的假设。通过这样的修订,希望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家庭的公共和私人层面,它的复杂性,以及它的历史可变性。特别是,我们的分析将使我们能够批判性地检查假设核心异性恋家庭作为普遍和“自然”制度的必然性的概念。通过历史、跨文化材料和口述历史,我们将看到个人和社会再生产发生的无数方式;不同的家庭形式与不同的社会组织和社会运动制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阶级、性别、种族关系和两性关系的表达。贯穿始终,我们将关注私人领域(通常是错误的和超越历史的理解在家族术语)和公共机构和实践之间的界限的变化。 The “private” domain of the family will be problematized as a sit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and caring and, simultaneously, as a location that engenders compulsion and violence. In this latter context, we will examine how relations of domination and subordination are produced through the institution of the “family” and how resistance is generated to such dominant relations and constructions. The course will conclude with an examination of family forms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 (single-parent, same-sex, fictive-kin based) and of public struggles over these various forms.

教师

乌托邦的血统

大二及以上,春季研讨会

乌托邦在人类历史上已经存在了几个世纪。在对世界构成的批判的指导下,乌托邦一直是想象和构建不同社会空间秩序的工具。在这个研讨会上,我们将研究乌托邦在物理空间中的物质化,以及告知它们的逻辑。我们不是简单地处理乌托邦思想背后的抽象概念,而是考察社会空间形成的多样性——既是对当前存在状态的批判,也是根植于对未来的根本分歧概念的实践。这门课程的论点是,乌托邦并非仅仅是想象出来的,而是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并受到现有社会条件的影响。为了分析乌托邦作为物质化实践的目标,我们将研究不同类型的乌托邦社区,从千年运动到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和反文化实验,再到占领华尔街运动。我们还将研究建筑和美学乌托邦,就像它们更明确地基于运动的对等物一样,试图将空间可视化和重新思考——这仍然是一个基本的乌托邦关注点。我们对这些不同的乌托邦式设计的探索,是为了让我们质疑支撑这些实践的冲动,而不是主要停留在它们随时间的可持续性上。我们将试图了解这些不同的实验在行动主义、社会转型和一个更公正的世界的潜力方面留给我们的痕迹。本次研讨会的参与者将被鼓励解决我们与乌托邦的生活关系,通过询问我们如何,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努力创造、体验或执行乌托邦,而不将其归结为一个总体化的愿景。 Student projects might take the form of a close examination of specific utopian practices or be based on creative projects and/or fictional utopias frequently encountered in science-fiction novels and film. Particular activist movements—such as Black Lives Matter, LGNTQ+ activism, and feminist movements—can also be seen as ways of visualizing futures that depart from the historical present, out of which such movements emerge and in which they are embedded. As such, these, too, have a vision of the future that is at odds with the present and will provide fertile ground for conference work. Finally, while the course will not specifically address the vexed relationship between utopias and dystopia, an examination of the latter remains yet another possible line of inquiry for student projects.

教师